部分医生可能会误判使用生长激素

2021-06-13
徐永剑
93

2007年5月19,男,74斤,现身高158,父亲身高176,母亲身高168。孩子在去年三月份做了激素检测和磁共振脑垂体检测,报告上显示有问题,骨龄检测比实际年龄偏小3岁,因为父母反对注射生长激素,我就观察了一年半,没做任何干预(现在想想我也是心大[流汗])。2019年3月份身高为139厘米,2020年11月身高158。请徐所长看下孩子是否还有生长空间。

通过对近期的骨龄片中华05标准鉴定数据为12.8岁骨龄,158基数预测未来身高170至176.中间值173公分。再对比孩子19.3月骨龄片8岁骨龄都不到,二年不到长了19公分,骨龄长了近5岁骨龄。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显示半缺乏,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明显偏低,每年生长幅度没有超5公分以上。一般来说一般医生都会建议生长激素替代治疗。

临床试验告诉我们,骨龄偏小,身高落后,大概率有二大原因,一是营养有关的问题,如缺锌,贪血,缺乏维生素D,食物过敏等,二是内分泌系统问题,如生长激素缺乏。其实临床中最关键检查是生长激素激发试验,再加上临床表现,每年生长幅度不超5公分,基本上都可以确诊或排除。

但生长激素缺乏孩子大多数不偏食挑食,脂肪偏多,看上去结实,因为生长激素也有分减脂肪功能,如果孩子营养不良,又生长激素激发缺乏,又可以营养不良导致激发不成功问题,本文病例极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,所以临床中一定谨慎小心确诊,多与家长沟通先科学合理调整营养半年后再确诊,可能更加科学合理。当然病例还需每三个月监控骨龄与生长情况,直到14.5岁骨龄或者未来身高达到期望值。

当然骨龄鉴定还是必须的,建议中华05标准鉴定数据更加科学准确,因为生长激素缺乏孩子,骨龄总评分会明显落后,而且腕骨生长发育比指骨发育更加落后,有经验的骨龄鉴定医生可以通过骨龄鉴定中发现问题,更好进行沟通分析发现问题。而发育不良孩子大多数腕骨与指骨发育是同步的。如果用图谱法与旧标准,没有经验的骨龄鉴定医生,极有可能发现不了问题。


我是徐永剑所长,从事儿科工作20年,擅长中华05标准骨龄检测鉴定,性早熟,矮小防治,由于时间仓促,手写编辑如有不足之处望见谅,如果有疑问可以帮助大家分析咨询孩子身高问题。欢迎大家来了解更多知识,与徐所长沟通交流。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:展望未来骨龄检测


写下您的评论吧